在減肥的過程中,到底要不要省略早餐呢?或者一般人如果不吃早餐,會不會比較能夠保持身材呢?
答案恐怕是否定的。 但根據諾丁漢大學的研究,一般正常作息的人如果不吃早餐,反而會增加當天的整體攝取熱量,並且導致體內累積更多的膽固醇,所以少吃這一餐,最後反而會變胖。 科技人減肥會不會比較務實、科學呢?
根據蘋果日報的報導,科學中藥廠勝昌技術長李威著只花了6個月左右,體重就由122公斤減到86公斤,體脂肪由34%降到18%,最重要的是腰圍從有危險的42吋降到31吋,由於並非透過節食減肥,而是徹底改變飲食習慣,所以不會復胖,值得大家參考。 李威著認為減肥不需要靠節食,因為節食會讓身體新陳代謝下降,所以身體自動進入..... 我們的社會經常會有人鼓勵吃素,大多是從慈悲的角度出發,希望減少殺生。
但科學家也認為,少吃一點肉類,特別是豬肉、牛肉、羊肉等紅肉,可以節能減碳,拯救地球,廣義而言也是減少自己的死亡機率,算是另類的減少殺生。此外,肉類吃多了本來就會增加熱量攝取,特別是肥肉,所以少吃一點肉,對減肥也有幫助。 諾貝爾獎得主,同時也擔任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(United Nations ......... 很多想要減肥的人都知道,自己肥胖的原因就是吃太多,熱量太高,想要克制自己吸收的熱量,唯有把下肚的每一樣東西都記錄起來。別人用心情寫日記,減肥者用熱量寫減肥日記,如果乖乖寫,每一餐都很有毅力地寫,就不用為多出來的體重抓狂。
減肥日記(food diary)需要兩樣工具:紙跟筆。先進一點的可以寫入 PAD。但這都很麻煩,很多人寫兩、三天就隨便亂吃,用大腦來記憶。現在更聰明的方法來了,因為手機拍照功能越來越普遍,甚至可以上傳到網站上,所以最新改良的減肥日記又稱為「閃光減肥法」....... 人一旦到了中年,身體就會有幾項「症狀」慢慢浮現,例如新陳代謝越來越慢,也就是說,吃了同樣的熱量,可能年輕時不會胖,但過了40之後,就會漸漸累積在肚子上。如果不努力控制,血壓也會越來越高。
日本知名的健康飲食推廣者與營養師幕內秀夫最近出了一本新書《粗食養生法則》,談的就是如何透過逐漸回復早年(日本)的飲食習慣,藉此改變營養攝取的方式,然後調養生息。雖然作者一再強調是50歲以上的飲食法,但其實對於都市生活的台灣人而言,50歲以下的更...... 人類會胖,原因有很多。現代人肥胖有一個很主要的原因,就是吃太快。吃得越快,就會吃得越多。吃得越多,就會越胖。想要減肥,首先就要降低飲食的速度,越慢越好。
人類的食慾很複雜,除了會受到真實的「飢餓」影響外,還有太多的因素會控制人類吃,或者不吃,例如瘦體素就會抑制食慾,而我們的大腦,通常跟胃腸不同步,需要花很久的時間,才會知道我們「吃飽了」。如果我們飲食的速度遠遠超過胃腸與大腦同步的時間,除非我們能夠精準控制自己的飲食量(例如有在寫減肥日記),否則當我們的大腦收到「收工」訊號....... 很多台灣人以前把當兵視為畏途,而派駐外島更是人生最倒楣的一件事,不過在德國,現在派駐海外可能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。
德國國防部日前在國會備詢時表示,咳,德國派駐在阿富汗的3600位軍人,在2007年總共喝了99萬公升的啤酒,以及69000公升的葡萄酒或香檳。這些數量看起來挺驚人,如果換算一下,相當於每一位派駐在阿富汗的德軍: 中華文化數千年,許多文化、習俗都有高度的生活智慧,特別是「熱量補充智慧」。每隔十五天要拜拜,拜完之後就是補充熱量。春節、端午、中秋、元宵、冬至,全部都有補充熱量的食物與節目。
冬天進補的機會特別多,很多人只要天氣一冷,就會自動往薑母鴨、燒酒雞、麻油雞、羊肉爐報到,華人進補的材料跟烹調法都很有「傳統智慧」,喜歡用大量的麻油與酒來烹調,但麻油一公克有9大卡,酒精一公克7大卡,即便一片肉都不吃,光喝湯上面的麻油跟酒精,就能夠.... 一個國家究竟能夠多胖呢?
根據路透社的報導,由於飲食過量及缺乏運動,到了2012年,英國成年人口將有1/3,也就是1300萬人將達到肥胖的標準,其中男性的肥胖率為 32.1%,女性則為33.1。 在垃圾速食發明之前,窮人完全沒有肥胖的權力跟機會,三餐怎麼吃都吃不飽,工作永遠都做不完,能夠維持標準體重就很拼命了,哪有可能肥胖?但工業化垃圾速食被發明之後,特.... 《速食的恐怖真相》(Chew on this)是美國艾瑞克西洛瑟翻新舊作《速食共和國》的新作品,內容架構在《速食共和國》之上,但提供了最新的數據,對於速食業者的(恐怖)真相有了更深入的報導,如果你還在吃速食,或者讓孩子沒有限制的吃速食,最好先買這本書來看看再說。
現代速食是人類食品工業化的極致,用最有效率的方法,快速提供大量的熱量給消費者,同時將行銷、商業經營的知識發展到極限,讓小朋友從三歲開始先認得麥當勞的金色拱門或..... 減肥一定要少吃嗎?其實未必。
現代食品工業或者農工業最擅長的就是快速濃縮大量的熱量,靠著大量的添加物,例如蔗糖、乳類,讓任何食物都變成高熱量濃縮食品。 有一種減肥或者健康飲食的方法,一般稱為全食物飲食或者全食主義(Whole Food),鼓勵人類盡量多按照食品工業發達之前的方式飲食,盡可能完整地依照食物原始的樣貌食...... 食物的香味通常會讓人食指大動、食慾大增,然後越吃越多,但科學家研究發現,其實食物的香味也可以增加我們的飽足感(feeling of fullness),讓人不會一吃再吃,永遠吃不飽。
減肥瘦身筆記本經常提醒大家,大腦飽跟肚子飽是不同的事情。有時候明明肚子已經很飽了,但大腦卻覺得不夠。或者大腦已經覺得不想吃了,但肚子根本沒有飽。 根據荷蘭 NIZO 食物研究中心的研究,味道也是影響大腦飽足感的一個重要因素,只要懂... 一般而言減肥法都來自胖子超多的美國,或是想像力超豐富的日本,但減肥瘦身筆記本今天要來介紹一種來自德國的減肥法。聽起來非常平實,叫做代謝平衡飲食法 (Metabolic Balance)。
代謝平衡減肥法是德國的 Wolf Funfack 醫生發明的,標榜具有醫學實證基礎,是從食物資料庫與人體血腋生化值研究而來,只要配合這種方法飲食,就可以達到身體代謝平衡。 Wolf Funfack 醫生認為只要吃錯營養、攝取不符合身體需求的食物,代謝就會無法平....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,因為一時壓力太大,不論是工作不如意、失戀、考試成績不好,都會狂吃一頓,想說等這段狂吃的時間過去了,再減肥也可以。但研究發現,狂吃期間的脂肪會集中在臀部,而且不容易去除,下次想要「好好狂吃一段時間」時,請先三思。
根據瑞典Linkoping大學Asa Ernersson博士的研究,短期瘋狂吃高熱量食物,會對體重與健康有長期影響。想增胖的可能可以這樣試看看,但想要減肥的,或者年紀已經不小的人,就不要再幻想狂吃一陣子之後還有機會瘦下來了。 |
網站搜索
內容分類
本周此分類熱門文章
|